遵理荣获「亚洲最具成就品牌大奖」,以肯定其对教育服务的贡献。
三十年来,遵理一直致力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培育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本其所学,贡献社会」。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本田CR-V从2004年开始国产化深耕中国市场,多年来在中国获得了高人气和高销量。关注这个级别的消费者自然也会了解另一款SUV:日产奇骏。但提起日产奇骏,给人的感觉却是话到嘴边但说不出什么的滋味。是的,我们知道奇骏近两年卖得很火
遵理荣获「亚洲最具成就品牌大奖」,以肯定其对教育服务的贡献。
三十年来,遵理一直致力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培育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本其所学,贡献社会」。
遵理集团荣获由新城广播主办的「香港回归25周年企业贡献大奖(学术研究及教育)」。该奖项旨在表彰嘉许不同优秀企业在过去为本港经济发展及社会公益所作出的贡献,而在过去25年来,遵理集团一直抱持专业的态度持续推动本地教育发展,未来将会继续全力开拓不同可能性。
9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与香港遵理国际教育集团签订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的深度合作,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
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行政楼许嘉璐会议厅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陈致、校长助理,公共事务办公室主任兼继续教育中心处长张韶峰、招生办公室主任林群英与香港遵理国际教育主席梁贺琪、遵理国际教育副总裁蔡诚伟、遵理国际教育首席评核师罗冠中、遵理国际教育企业发展总监林洁穎、遵理国际教育大湾区总经理郭涛清、遵理国际教育HKDSE国际课程校长陈兆铿、遵理国际教育HKDSE国际课程副校長周昱东、遵理国际教育联席董事会秘书王炫祥等代表嘉宾深度交流后,进行了签约仪式,宣布双方达成HKDSE教育战略合作协议。
遵理国际教育代表团香港中学文凭试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称HKDSE,是香港及国际认可的学历证明。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简称“香港考评局”)于 2012 年开始举办,作为完成三年全日制高中课程的公开试,相当于香港的高考。考生成绩符合要求将获发香港中学文凭证书。HKDSE 作为全球认可的双语中学教育系统,别具国际教育特色,香港遵理国际教育办学30多年,在HKDSE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深厚的沉淀。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是首家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化视野的博雅型人才。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国际人才学苑在拓展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一环,国际人才学苑围绕学校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中西融合”的育人体系,全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展香港中学文凭课程(简称“HKDSE”)等多条线国际课程,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国际化教育平台,促进学校国际化教育发展。
参观校园合影
此次UIC与遵理合作,我们希望共同建设国内 DSE 教师发展平台,开发大湾区综合测评数据库,结合香港与内地学生在各学科的能力表现进行分析和研究,组织 DSE 测评研讨高峰会,促进香港和内地 DSE 教育机构交流与发展。我们亦会共同培养建立高层次 DSE 培训平台,结合遵理在 DSE 的资源、数据,与丰富的经验,加上UIC 的教学实力与学校设备优势,强强联手在 UIC 人才学院成立 DSE 学生集中强化培训基地。
更多升学资讯
欢迎添加下方微信了解!
添加老师微信
香港补习文化盛行,补习导师、学校的广告常见于街头,更有成功上市的“补习王国”。
遵理学校创办人之一,有“补习天后”之称的梁贺琪(June)坦言当初并无远大目标,只是过程中积极顺应发展,力求进步,才渐成今天的规模。听她娓娓说起创业的缘由、经过,犹如上了一堂口述历史课,生动又精彩,当年的补习名师,到今天的女强人,仍是离不开俏皮鬼马的个性。
在June读书那个年代,大型补习社在香港并未出现,或大多是“私补”,即一对一的形式。“当时没有那么多人有钱找‘私补’,而会‘私补’的,会是比较富裕的人家,同时比较倾向baby-sitter(保姆)那种。”
她直言家境贫穷,经济压力不轻,别人考进大学欢天喜地庆祝时,她已忙于找兼职。“我一拿到张大学学生证,就到处找part-time(兼职)。其实当时的学费不算贵,我记得是一年5千,但要一次过缴交。我又不想向家人伸手要钱,便硬着头皮到处问人借,然后尽快赚钱还债。”趁着开学前的一段日子,密密工作的她便已储够钱,其决心和行动力同样惊人。
中七毕业教预科
兼职日子从中学一直延续至大学,June笑指自己是个滔滔不绝的人,所以找的工种多以教书为主。“我甚至觉得一对一太浪费了,所以走去教私校,教一班人!”那所私立学校位处屯门,对在港岛中西区读港大的她而言,可谓天南地北,但仍无阻她的热情。“我有个同学在那里教了一个月,因为觉得太远了,便介绍我过去做。那间屯门Maria(玛利亚书院,已停办)当年很出名,大家都称为‘预科天堂’。”
June解释指其时预科学位额少,没有官津学校收但成绩达到要求的学生,大多会报读这些预科学校。“当时很多呀,像新法书院,不过新法收费贵,屯门Maria就平民得多,对导师的要求也没有那麽严格,有点像是齐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英雄好汉。甚至没有大学毕业的也会请,只要你够胆教,他们便够胆请!好像我刚考完A-Level,也能够去教。”
首尝教学满足感
June口中的“教得好”以及“效果好”,其实颇有点传奇味道。大学读繙译系的她中英文俱佳,但私校却要她去教地理。“我根本没考过A-Level的地理,只读到会考,但既然学校让我教,我便教。第一堂上课前收到学生名册,一看竟然有70几人,吓一跳,再入到课室,再吓一跳!”原来眼前只坐着4个学生,学生还淡定告诉她:“是的,他们点名后就会离开班房,不会上課的!”June问那4位学生又为何不走,其中一个回答她:“这里多好啊,又有冷气。”
原来,那些年的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不能以自修生名义报考,必须经持牌学校报名,所以有些私校会“超收”,让学生“挂名”,June笑指:“所以学校也不要求你教得好,甚至想你随便教,那么学生便不会来上课,便可继续‘超收’。”刚预科毕业,一直认真读书的她没想过这种状况,只想到自己未考过地理,便更要做足准备。她发现当时的考生大多是英文较弱,便每次先以中文解说内容,再教英文重点词汇、答题方法。结果当她上完第四堂课,第五堂课室已经坐爆人。能坐40人的课室,全坐满之外,更要从别的课室搬枱凳来听。“我笑学生:‘你们坐的这么前,舌头都能碰到黑板了!’可想而知那个课室爆得多厉害。学校也很惊讶,因从未见过这种架势。当时是我第一次很深感受到,一个认真教的老师原来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为家人弃法律梦
从小开始参加演讲比赛,好动活泼的June直言从未想过长大后要做老师。而她心仪的学系,也不是文学院,而是法律系。“从没想过自己考得进,一开始报了文学院,但放榜后不能改,便决定先读完文学院翻译,边读边打工,储钱再读法律。”3年后她立即入纸申请,面试过程非常顺利,然而就在她拿到取录信一天,接到一个坏消息。
“我这辈子都会记得那一天!”June忆述当日回到家,母亲很慌张地告诉她,父亲因流血不止被送入医院。“检查后知道爸爸罹患第三期鼻咽癌,当时妈妈还有工作,但我说让我来吧。老实说,父母已经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我也已经大学毕业,所以当下就撕烂取录信,决定尽快工作赚多点钱照顾父母。”
即使June现在是成功的上市集团主席,是大型连锁式补习社的创办人之一。回溯起点,源于一次舍弃。“我知道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机会,但人生有很多抉择,而这一个抉择到现在,一直回想都觉得是‘正确到不行了’。”
现在的遵理学校于1989年创办,前身为津理语文商科学校,由June和表哥伍经衡(Richard Eng)共同创办。查实在她大学快将毕业前,已经想好做“私补”尽快赚钱的她,听朋友介绍说元朗租金平,实地看过后也认为地方足够大,便马上签约租下。“5月港大毕业,6月我便将banner挂出来,放了个电话,很快就有学生上门,两个月内不停忙着收生的事情。”
元朗开业遭投诉
June在港岛生活、长大和读书,至大学期间才到新界北区教私校,元朗对她来说固然陌生,对当中的社区民情并不了解。“当时元朗也有很多补习老师,但大部分是从师范毕业,或从台湾读完大学回来,甚至是中七毕业的人都有。”相比之下,June和其表哥Richard,前者是港大繙译系,后者是中大工商管理学学士,显得鹤立鸡群。“当时很多人来报名,甚至有恆香后人、邓氏家族后人等。”
两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到不熟悉的地区开门做生意,甚至在短短日子即有名声,很快告发投诉的事接踵而来。“有人投诉我们超收、违规。我们也真的懵懵懂懂,只懂开业收生。”
他们所租用的地方正好在元朗政府合署对面,她笑言:“当时的教育司署(教育局前身)真是走过来就可以捉我们!果然不久就有视学官来巡查,他很好,完全是父母官,他对我们说:‘June,你们都是知书识墨的人,注个册也不是那麽难的事,我教你们吧,表格我也带了来。’那时开始我就一个人去不同政府部门,如到消防局认识防火条例。然后落街派传单,回到公司就接电话、教书,根本是一人分饰几角。”
刚开始June既是老板,亦是英文补习老师,后来学校发展渐见规模,她专注于行政管理方面,4年前更成为上市公司主席。别人佩服她在事业上的成就,问到她对于女性在职场上的意见,她则强调:“不要分性别,不要当自己是女人,当自己是‘一个人’就可以了。先不要对自己有偏见,别人才不会有差别对待你。”
*原文载于香港经济日报
作者:王岚 责任编辑:黄鑑江
今天,香港特首李家超先生发布了上任以来的第一份施政报告,随着这一份施政报告的诞生,港府放“大招”!香港马上有这些新变化!
图源自:中新网
01——————————————————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这份施政报告中教育方面施行的第一项新举措就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为期两年。只要你符合以下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获得“高端人才通行证”,直接去香港!
1. 过去一年年薪超过港币250万元或以上人士。或;
2. 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毕业时间不限)并在过去5年内累积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
3. 无工作经验的,最近5年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即可。
其中,前2项人士不设人数限额,后1项每年颁发的通行证人数上限10000人。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年薪、或者毕业大学以及工作经验满足要求的,甚至不必要在香港读书,更没有专业限制,赴港就业不再是梦!
02——————————————————取消“优才计划”配额
接下来的这一项举措切实与所有DSE考生相关的,那就是将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限制,为期两年!“优才计划”在这之前是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旨在吸引新入境而不具有进入香港和在香港逗留权利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优才计划的配额放宽至每年4000个。
另外, JUPAS 对于本地生的定义中包含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签证/进入许可证),只要家庭中有一个人获得优才计划的签证,其取得优才计划受养人签证的子女将视为本地生,与港籍生一视同仁。即在JUPAS下,将与香港本地生的起跑线一致,其升学赛道也与香港本地生的一般宽。
而在今年,优才计划的配额限制直接取消,也就是说不再限制人才数量,符合多少要多少!同时也将优化审批程序,以吸引更多世界级优秀人才来港。
这个计划港府会先执行两年,两年之后才会根据当下情况决定是否调整。
03——————————————————IANG签延长至2年
什么是IANG签?即非本地毕业生签证(IANG)。以前赴港读书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无条件的延长1年内IANG签证,只要在这一年内找到工作就可以续签,直到拿到永居。
而现在,这个期限将直接延长至2年!意味着留港/来港工作的人才将会更加方便。
并且!这个举措也包含港校在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们,这些毕业生毕业后都可以享受IANG签证,为期两年时间!
除去上述这些举措外,香港特首李家超先生的施政报告还列举了一系列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的政策。
更多详情可点击下方蓝字,下载施政报告了解全文!
受新冠疫情的香港,经历了社会风波、人员流失等等磨难,2022年香港已经流失了14万劳动力!所以为了吸引人才、引进人才,今天香港特首李家超先生的这份施政报告也让我们看到了港府积极培育和留住人才的决心,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回报与收获!
更多升学资讯
欢迎添加下方微信了解!
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