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DSE的“磨剑匠” ——专访遵理首席评核师罗冠中教授

你听说过教育测量吗?

不少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考各类考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都值得选择。举个例子,一些考试出题,选择题占比很大,考生可以通过“蒙题”侥幸得分。然而,“含金量”高的考试会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科学的考试设计者会借助考试测评的手段,来保障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

考试测评属于教育测量的范畴,后者是指运用心理统计与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化测定的教育科学,在人才选拔、因材施教、教育评价和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考试制度,就必须依靠教育测量。

被称为通向世界名校“黄金赛道”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就是采用了科学严格的教育测量系统,因此DSE成绩获国际广泛认可,到目前为止,DSE成绩在香港以外已得到英国、澳洲、新加坡、加拿大等海外280多所大学认可。此外,内地129所(含985/211)大学接受港籍生凭DSE成绩免试录取。经过十年的前期设计及打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于2012年首次举行。至今已有10年的实施历程。可谓“十年磨剑,十年淬火”。在这个过程中, 凝聚了许多“磨剑匠”的心血。前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总监-评核科技及研究,现任遵理首席评核师罗冠中教授,便是HKDSE幕后的一位重量级的“磨剑匠”。为此,编者专访了罗冠中教授,以了解他对考试测评解不开的“情结”。

罗冠中教授与HKDSE系统

顾名思义,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是中学文凭考试,同时又是香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HKDSE采取了标准参照成绩报告(Standards-referenced Reporting)模式报告考生的成绩。这套考试系统明确定义了有助于学习和教学的标准,同时也便于大专院校和雇主择优录取。而上述标准在制定和维持过程中,结合了心理测量理论技术以及数据支持,确保了必考学科成绩报告的公平性、一致性和跨年度的可比较性。而这背后正是凝聚了以罗冠中教授为首的许多心理测量技术专家的心血和智慧

罗冠中教授荣休前在香港考评局工作长达15年,主要负责领导及监督测评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他的任务,是主持设计开发HKDSE系统,维持年与年之间的考试成绩的可比性,确保香港考评局所发放的考评报告的质量。除了标准参照成绩报告模式大量应用了现代测评的理论与技术外,HKDSE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是:DSE选修科目很多,不同科目之间,怎样才能保持相同等级的可比性?

经过反复考虑及论证,在确保核心科目等级评定的科学性的基础上,罗冠中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群体能力指数”的概念,并在罗冠中教授署名的学术论文《考生群体能力指数及其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的应用》中,作了详细的论述。群体能力指数,即是针对某个特定选修科目的考生群体,反映他们整体基本能力以及在选修科体现出来的能力。根据这一指数,香港考评局可以得出选修科在各个等级人数的百分比的参考值。而后,各个等级的切分点也可以计算出来,供学科专家小组参考。

HKDSE实施十年来,其中的测评理论及技术架构被实践证明是切合香港的实际的,而且在国际上也得到同行的肯定,大大提升了HKDSE在国际学术测评的高度。而HKDSE的成绩也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受性,这一设计思想,也为内地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选考科目赋分方案提供了有力借鉴。

四十年不懈的磨剑匠

HKDSE的顺利实施,需要以技术护航。标准参照成绩报告模式、群体能力指数及校本评核分数调整是HKDSE成功的重要技术。

这是历史给与我们参与的机会,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后来,罗冠中教授将人生中这段深刻的经历以及上述技术的细节,写入了学术论文《十年磨一剑:香港考试改革及教育测量理论与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中。

罗冠中教授在教育测评领域中的耕耘,不仅是“十年磨一剑”,准确地说是“四十年磨剑不懈”。回顾他的求学经历和学术生涯,孜孜不倦的求学毅力和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为罗冠中教授在教育测量领域炉火纯青的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师从著名统计学家梁文骐的罗冠中教授获得了数理统计硕士学位。为了让研究更上一层楼,罗冠中教授又拜师于国际著名心理测量学家David Andrich门下,其优秀的学术创新能力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心理测量学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他又赴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从事大学教职和研究工作。可以说,自从罗冠中教授涉猎心理测量学领域之后,他在教育与心理测量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领域就不断取得重要成果。罗冠中教授开发编写的RUMM、RATEFOLD等一系列教育与心理测量软件,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

在海外求学及工作长达12年,积累了扎实的学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后,罗冠中教授于2004年回到中国香港,担任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研究部总经理,三年后担任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总监-评核科技及研究,挑起了HKDSE考试系统设计的大樑

同时,罗冠中教授也积极参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华南师范大学任兼任客席教授。他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署高级顾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常务理事,在内地多个城市担任学术顾问和研究员。2019年荣休后又受聘为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惠及广大学子的 ”民间测评

作为人才评价、选拔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考试测评从理论到技术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近年,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考试评价各个领域的应用深度结合,快速迭代,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技术突破和成功应用。

在此背景下,香港遵理国际教育所属的精英汇集团(01775.HK)于2019年委任从香港考评局荣休的罗冠中教授为首席測評师, 从服务学校及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及开发最新的适应学校及学生的评核技术,进行考评大数据的收集、应用及分析,为学校及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最新的评核工具,真切的做到惠及教师、惠及学子的”民间测评”。

其中,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进展测评(Junior Secondary Student Assessment,JSA)就是由罗冠中教授率领评核国际(香港)团队研发的一套独家评核工具,提供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和数学能力的专业测评。而遵理多年来一直举办的全港最大型的DSE模拟试,更是背靠历年考试测评的强大数据库,能够做到参与学生的准确水平排名和预测DSE科目成绩,备受学生推崇。

有系统的学习与测评环环紧扣,香港教育一直推崇”促进学习的评估”,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测评,了解所学的进度和能力强弱,从而调整学习方向,达至更高效的学习。对于内地准备参加DSE考试的同学们来说,考试测评数据的讯息是一个盲点,内地的同学或会因测评数据讯息不全,测评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难以了解自身能力以及与香港学生的水平对比。

为此,罗冠中教授把JSA以及遵理全港DSE模拟试数据应用到深大师院国际高中遵理HKDSE国际课程,通过系统且科学化的测评,老师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在科目能力上的强弱项,并据此在学习中查漏补缺,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为学生学术及应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罗冠中教授以其卓越的理论前瞻及持续技术开发能力,不断提升测评体系,成绩斐然。被同事及同行誉为”点金胜手”。

编后感言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积极落实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支持高起点新机制创建高水平大学及办学合作。随着HKDSE考试在内地越来越受关注,测评对标、数据共融势在必行。罗冠中教授几十年来贯通中外考试测评领域、同时深入大陆与香港教育测评领域研究的经历与成果,是对标与共融过程中极为宝贵的科学财富。

相信在“磨剑匠”及”点金胜手”罗冠中教授的专业助力下,内地修读DSE的同学们将能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罗冠中教授领衔的香港遵理国际教育测评团队将携手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发展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升学资讯

欢迎添加下方微信了解!

添加老师微信

菜单